太阳gg登陆测试  教科研文献  正文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发布时间:2021-12-05         浏览次数:186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

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具有以下内涵: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选择、开发和引进的教材内容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不能选用那些以智力活动为主的非身体练习内容,如智力游戏、棋类项目等。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为主线

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以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学生的身体练习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目标融入其中,并使这些隐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运动体验显性化。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对各项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做出比较具体、明确的预计。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学会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锻炼身体,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组织实施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是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

(二)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放在重要位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依据,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在分析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制订,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课程目标主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五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有七个系列(包括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6个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其中两个必修系列是田径类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各1个学分。

为了满足学生选项学习的需要,在每个运动技能系列,包含若干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学习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三年中,除必修2个学分外,学生还应在6个运动技能系列中选修9个模块,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要保证高三尤其是高三下学期体育课的正常教学。

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建议有志于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以下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修内容举例,供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参考:

系列1 球类:模块1(篮球)、模块2(排球)、模块3(足球)、模块4(乒乓球)、模块5(羽毛球)、模块6(手球)、模块7(毽球)……

系列2 体操类: 模块1(器械体操)、模块2(技巧运动)、模块3(健美操)、模块4(舞蹈)……

系列3 田径类:模块1(短跑及跨栏跑)、模块2(跳跃类项目)、模块3(投掷类项目)……

系列4 水上或冰雪运动类:模块1(蛙泳)、模块2(爬泳)……

系列5 民族民间体育类:模块1(少林拳)、模块2(刀术)、模块3(剑术)……

系列6 新兴运动类:模块1(轮滑)、模块2(滑板)、模块3(攀岩)、模块4(定向越野) ……

二、课程设置

 

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备注

学期

必修健康教育

在三年的体育课教学中,必须安排1个学分(18学时)的健康教育专题教学内容,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分散安排,也可与集中安排相结合完成教学任务

1.必修2学分(36学时),内容系列7健康教育、系列3田径类项目各1学分

2.选修9学分(162学时),内容系列1~6运动技能项目

3.学生完成一个模块18个学时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1学分

4.健康教育专题教学各学校也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自行安排教学时间

必修田径项目

 

18

 

 

 

 

 

选修

18

36

36

36

36

18

 周学时

2

2

2

2

2

2

学  分

2

2

2

2

2

1

提高与拓展

内容

选学水平五各系列的其他模块,或在水平六内容中选学,或由学校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情况自定

1.选修5学分(90学时),选学水平五各系列的其他模块或水平六的内容

2.选修学时、时间由各校根据学生情况自定

对象

有志于向体育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

学分

2

2

1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该内容标准就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五个方面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而课程学习内容则由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等来选择与设计。

一方面内容标准在五个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各个知识点和运动技能的基本要求,指明学生通过学习将能够达到该水平具体目标的内容标准,为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标准》只列举了为了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内容,为教师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因此,体育教师应在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水平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内容标准,结合学校、学生、场地、器材情况来选择与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建议

一、切实做好选项教学的各项工作

(一)根据学校实际,确定选项内容

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对本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师资特点等实施条件进行认真分析,根据本校实际,确定适宜的选修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根据我省实际,建议各学校除了田径和健康教育专题两个必修模块外,可把球类和民族民间体育类作为重点选修的内容,也可再把田径作为选修项目修得学分。

教师是选项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选项教学的质量。选项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做好选项教学工作。

(二)根据学校实际,合理确定选项教学的组织形式

选项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打破年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好,师资力量充足的学校可以逐步尝试打破年级界限,按篮球、武术、乒乓球等模块项目重新编班进行教学,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运动需求。

2.打破班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

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应采用在同年级内打破班级界限,按篮球、武术、乒乓球等模块项目重新编班进行选项教学,以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兴趣。

3.班内选项教学

实行打破班级界限,按选项分班教学有困难的学校,可以实行班内选项教学,即在班内按篮球、武术、乒乓球等模块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

二、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体育认知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其特点是独立性、计划性和个体差异性。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要之处在于自主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因此,要倡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体育实践,在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感悟体育精神。

(二)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体育学习的形成来看,合作是体育学习最本质的方法之一。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常规的学习方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观点,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方式的多种功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中,有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针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与机械训练的弊病而提出的。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着重让学生在运动参与中尝试、体验与探究,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发展体能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关系

体能是学习和掌握技能、技术的基础,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既要注重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又应安排相应的内容发展学生的体能,从而为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打好基础。尤其是在一些技巧性较强而对体能要求不高的项目中,更要注重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和锻炼。

(二)处理好不同教学方法的关系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接受式的学习和主动建构式的学习各有所长,分别适合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吸收继承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积极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有利于学生当前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的整体思路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认真制订本校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

各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及我省和当地教育部门制订的课程指导意见制订本校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本校情况分析、选修项目设置、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

课程教学计划包括水平计划、模块计划和课时计划等。其中模块计划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计划。一个模块的教学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单元的教学,实行模块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某项运动技术和技能。针对18个学时的教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水平目标,合理选择与安排具体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合理的安排在各个学时中去,通过各课次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制订模块教学计划的步骤与基本要求:

    第一,确定模块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应根据水平五各领域目标,并结合模块的特点,列出模块教学目标,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实现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第二,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体育教师应依据模块教学目标,分析所选模块的内容特点和具体学习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体育水平,本校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特点的情况下,具体选择、设计和安排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第三,分配上课时数。将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到各教学课时中去,同时确定各子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主要练习方法、技术重点等。

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合理、实用的模块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书写方式。

第五部分  教学评价建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包括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业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两大部分。本意见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建议如下。

一、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要求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健康行为的评定几个方面。

    体能的评定:《课程标准》更强调对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如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在对学生的体能成绩进行评定时,建议结合各个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生的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成绩评定。

    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对学生体育知识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对于体育的认识,以及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专项运动技能掌握与运用情况的评价,应根据各校和学生选择的具体运动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可以包括:规定动作的展示、在教学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表现、学生擅长技能的展示等。

    学习态度的评定:学习态度主要指对待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与练习态度、在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出勤与表现、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情意表现主要指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学生合作精神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健康行为的评定:学生健康行为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如是否吸烟和酗酒、饮食习惯等)、遵守作息制度的情况、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

二、学业评价的操作

(一)评价内容的权重与获得学分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河南省体育教学实际,在运动实践类内容的教学中,从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及认定学分。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占30%,体能与运动技能占70%。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出勤和表现记录,并在模块学习结束时进行测试考核,准确记录体能测试成绩和技能评价结果,对学生做出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对健康教育专题的评价可采用考查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生的学习时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模块学业成绩测验是获得学分的主要依据,模块学习评价采用等级制方式,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分)、合格(60~74分)、不合格(59分以下)等级。优秀、良好、合格等级将获得相应模块的学分,不合格等级不能获得相应模块的学分。

学生在每个模块的学习后应进行一项体能测试。其项目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选取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100米跑、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中的一项,学生在体能测试中必须达到该项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的50分以上方可获得该模块学分,但允许学生有补考机会。

(二)模块学习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7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由于项目繁多,学校和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某一模块的体能和技能评价时,可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与健康》高中教材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中提供的评价标准执行。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学校特色的教材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项目特点及学生实际,自行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保证模块教学质量和课程学习的严肃性与规范性。